外國友人沉浸式體驗即墨非遺文化
發布:2024/3/28 8:44:04 來源:即墨信息港 瀏覽次 編輯:佚名
外國友人體驗鳥籠制作。
日前,青島通濟實驗學校的英國籍外教Julian Millidge走進移風店鎮,沉浸式體驗地方傳統戲曲柳腔和大歐鳥籠,近距離感受中國非遺文化。
在即墨區柳腔博物館,講解員向Julian Millidge介紹了柳腔的起源與發展。在柳腔老師的帶領下,Julian Millidge打扮成小生扮相,沉浸式學習柳腔表演的形體動作和經典唱段。柳腔起源于即墨大沽河流域,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,因其表演清新質樸、風趣生動,被譽為“膠東之花”,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隨后,Julian Millidge來到大歐村的鳥籠記憶館,深入了解大歐鳥籠的發展歷史,參觀了鳥籠的成品及其延伸物件,自己動手嘗試了穿籠絲等工藝。
大歐鳥籠制作始于明代,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,大歐村作為鳥籠加工專業村,產品遠銷美國、法國、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近年來,即墨大力做好非遺的傳承、保護與宣推,通過舉辦國際非遺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,邀請來自法國、巴基斯坦、蒙古、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,走進即墨參觀體驗非遺文化,進一步做好跨國文化交流傳播,增進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、認知與喜愛,促進文明交流互鑒。
在即墨區柳腔博物館,講解員向Julian Millidge介紹了柳腔的起源與發展。在柳腔老師的帶領下,Julian Millidge打扮成小生扮相,沉浸式學習柳腔表演的形體動作和經典唱段。柳腔起源于即墨大沽河流域,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,因其表演清新質樸、風趣生動,被譽為“膠東之花”,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隨后,Julian Millidge來到大歐村的鳥籠記憶館,深入了解大歐鳥籠的發展歷史,參觀了鳥籠的成品及其延伸物件,自己動手嘗試了穿籠絲等工藝。
大歐鳥籠制作始于明代,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,大歐村作為鳥籠加工專業村,產品遠銷美國、法國、日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
近年來,即墨大力做好非遺的傳承、保護與宣推,通過舉辦國際非遺文化節等一系列活動,邀請來自法國、巴基斯坦、蒙古、泰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友人,走進即墨參觀體驗非遺文化,進一步做好跨國文化交流傳播,增進外國友人對中國文化的了解、認知與喜愛,促進文明交流互鑒。